校友风采

【人民网】气象观测“夫妻站”

发布时间:2018-08-26

农历大年初六,记者一行驱车深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采访。

沿蜿蜒山路,行至靠近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,一独栋小院进入视野,这里是石炭井国家气象观测站,位于贺兰山腹地,是国家4类艰苦台站。站内有两名测报员,丈夫顾建兵和妻子姚淑萍,气象局的同事们亲切地称这里为“夫妻站”。

365天在岗保证精细预报

一走进铁门,院内的大黄狗先摇着尾巴围了上来,有客来访可是稀罕事。听到狗叫,顾建兵匆匆走出迎客,满脸笑容。这个春节,妻子因陪护生病的亲人而暂时归家,只剩他一人留守。即便如此,他还是端正地贴好春联,添点年味。

今年38岁的顾建兵是平罗县陶乐镇人,和姚淑萍一起从兰州气象学校毕业后,被分配到原陶乐县气象局工作。此前石炭井气象站都是单身人员,很不稳定,于是,2005年,他和妻子一起来到石炭井气象观测站。

楼前的观测场,就是夫妻俩的工作场所。高耸的风杆和各种观测设备,立于贺兰山间。顾建兵打开一个百叶箱介绍:“它可以自动感应实时气温和湿度,然后传输数据至房间内的电脑。”

2008年起,气象站逐步实现了自动化观测。测报员除了日常观测和汇报工作,也要维护自动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转。为何不能彻底自动化?顾建兵解释:“通俗地说,自动仪器只能测出此刻有云及有多少云,但需要人工来观测具体是什么云,不同的云层预示着不同的天气。因此,有的数据还得依靠人工分析和解读。”

很多人可能不了解,由于气象监测的特殊性,在一线岗位上,可以说是“24小时365天”不间断作业。夫妻俩每天的工作时间从7点至21点,务必按时起床,观测日照、冻土等读数,晚上也不能离开,如出现数据异常,需人工排查网络或电脑故障。

守望观测站十年零差错

别小看这座气象站,每小时它的实时气象数据都会传输至国家气象信息中心。从户外回到房内,顾建兵一边展示电脑上的实时气象数据,一边说:“我们记录的是可供全国交换的气象资料,关系经济建设、社会进步等,要做到精细化预报,就必须保证基础资料的准确。”

在顾建兵的驻站记忆里,2012年7月13日是不平凡的一天。当天下午3时,暴雨倾盆。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了46.3毫米,刷新了建站30多年来的历史纪录。顷刻间,院子已是一片汪洋。

两人的第一反应是把两台发电机搬到室内,先保证供电和数据传输。眼看院中观测场已被雨水灌满,如果传输线路被雨水浸泡太久,后果不堪设想。因雨量过大,排水口的排水速度远远跟不上,必须人工排水。两人什么也顾不得,冲进暴雨中,一个拿水瓢往外舀水,一个拿水盆向外泼水。一个多小时后,险情终于排除了。他们这才松口气,互相对看才发现彼此的狼狈:浑身湿透,连头发上都是泥水。随后妻子感冒了,顾建兵安慰她:“还好,咱们两个人保证了业务的正常。”

夫妻俩悉心观测,潜心记录。2006年至2013年,石炭井气象站获得测报百班无错情奖16个。夫妻俩还分别于2005年和2012年,获评“国家优秀测报员”。顾建兵还获得了2014年宁夏青年五四奖章,2013年石嘴山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。

“孤岛”耐寂寞歉疚对家人

小小气象站,既是夫妻俩工作的阵地,也是他们生活的舞台。

随着石炭井区划撤销,附近仅有的几家单位和民宅拆迁,气象站成了“孤岛”。顾建兵说:“四周无人,我们两个人连打扑克都没意思。”平时见不到外人,如果想见人,就骑上电动车去4公里外的镇上买水、买菜。

院子里的两条狗,大的叫大虎,从夫妻俩一来就陪伴在他们身边。顾建兵平时喜欢跳舞和唱歌,缺少观众,他就为大虎表演。顾建兵笑呵呵地说,人要学会自己找乐子。

记者看到,书架上除了专业书籍,还有一排文学杂志。顾建兵说那是妻子订的,她喜欢看书。他说:“我们平时观测天气,而看书可以‘观测’内心。”

家中老小是夫妻俩最大的牵挂。顾建兵说:“孩子平时在平罗上学,去年7个月才见了儿子一面。孩子有一次骨折了,在电话那边哭,妻子在这边哭。”两家的老人也都年过七旬。2013年春节,顾建兵的双亲来到气象站陪他们过节,除夕之夜全家人难得吃上了一顿团圆饭。

顾建兵说他的新年心愿很普通:工作顺利,老人健康,能抽出时间回家多陪陪老小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
版权所有(C)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       备案号:陇ICP备15001552号-1

通讯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窦家山36号(校本部)    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路1173号(西校区)

联系电话:0931-8799685    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012号